2023迪士尼動畫展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成立於1923年,算算到今年剛好是100年啦!
特別舉辦了《迪士尼動畫展 The Art of Disney: The Magic of Animation》,讓大家對迪士尼動畫,這個幾乎是人人從小看到大的影片,是如何從草創期,歷經動畫技術變革,以及如何讓角色人物動作更加流暢的動畫實驗過程、故事分鏡、場景效果、人物設定等精彩的幕後更加了解!學生時期的畢業專題就是分析迪士尼動畫的Linda,怎麼能錯過呢?

展覽是由華特迪士尼動畫研究圖書館(Walt Disney Animation Research Library)授權,從超過 6,500 萬件的珍貴藝術作品中,精選出 500 多件的經典作品原作手稿、素描以及概念藝術作品。也因為是原作手稿素描,場內僅部分區域開放拍照攝影,Linda只能以文字加以敘述,有興趣的朋友們,還是得親臨現場,才能感受這場視覺饗宴~

展區在中正紀念堂第一展廳,場內沒有洗手間,建議在進場前先上完廁所,才不影響觀展情緒 XD

這次我們買的是限定收藏雙人紀念套票,每套包含二份收藏票夾、二張經典角色紀念票 、雙人入場觀展電子票/票券。
它是用《小飛象》、《獅子王》、《小美人魚》、《冰雪奇緣2》動畫原稿及藝術作品為靈感,製作的。

我們選的是小飛象跟獅子王的組合


展區以五大主題串連:「打造栩栩如生的角色」「魔法的誕生」「創造魔法」「新的視野」「凝聚人心」,帶領我們遨遊在迪士尼動畫這100年間所創造出的魔法世界~
準備好了嗎?參觀起來!!

打造栩栩如生的角色:賦予圖稿生命
Creating Believable Characters:Bringing Drawings to Life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原名是迪士尼兄弟動畫工作室,落腳位置在洛杉磯的金斯韋爾大道(Kingswell Avenue),後來隨著業務發展,搬遷到海波龍大道(Hyperion Avenus)更寛敞的空間,並改以華特迪士尼先生作為工作室的命名。直到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票房收入大增後,華特迪士尼先生就在加州柏本克買下一個51英畝的地,來建造全新的大型製片廠,風格酷似大學校園,讓藝術家和片廠員工們在這邊可以舒適的進行創作。

這是當時的照片

到了2019年,工作室規模已經變成這樣了,好驚人啊~

這是動畫工作師早期使用的工作桌

就是這樣一筆一畫,打造出栩栩如生的角色們

工作室研發各種技術,能夠自然地展現飛翔、縮小、翻滾等動作,並讓動作與音效同步。

1928年上映的《威利汽船》,是米奇首度在大眾面亮相的動畫。當時,電影製作正處於從無聲走向有聲的轉變期,這部片當時啟用的配音技術,電影產業仍沿襲至今,本片也成為全球首部聲音與畫面完全同步的動畫!

你知道嗎?自此片之後的20年間,米奇的配音一直是由華特迪士尼先生親自擔綱的呢~

這部短片Disney+上可以看到哦!


魔法的誕生:持續的研發
The Magic:Continu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這個期間創作團隊們有許多開創性的舉措,包括對電影中角色和動物豐富且具有表現張力的描繪、對自然環境的美好及嚴酷的認知、藉由細心觀察及研究描繪人物和動物行為的承諾、以及能激勵團隊相互合作的創作環境等,各類方法和技術研發將所有元素融合其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往後的迪士尼電影才能維持始終如一的優良品質!

於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這可是全球第一部採用彩色印片技術(用紅、藍、綠色的負片製作全彩影像)的長篇動畫電影。華特迪士尼先生耗費了四年的時間及龐大的金額來製作本片,還納入了多平面攝影機及實景參照等創新技術。

官方宣傳海報

資料來源: wikipedia

1940年的《木偶奇遇記》是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出品的第二部動畫長片。很多人自白雪公主後,期待再看到一部童話故事,但向來不按牌理出牌的射手座華特迪士尼先生可不會如你所願,他就偏偏要以經典文學為基礎的新故事來拍冒險電影。

同年還有《幻想曲》上映,這是全球首部配有立體聲效果的電影,是由一系列動畫片段及對應的八首古典音樂組成樂曲。由費城交響樂團演奏,指揮則是史托考夫斯基擔任,入選的樂曲包括保羅.杜卡的《魔法師的學徒》及李奧波德.史托考夫斯基的《春之祭》等。

大家一定都記得經典的米奇戴著魔法帽,指揮魔法掃帚去提水的畫面,然後最後淹大水 XD

本片製作過程中啟用了革新的幻聲音響系統技術!光是音軌就用了33支麥克風,錄在8個不同的聲道。再混音至3個聲道中,並進行光學錄音,最後再由許多不同的喇叭進行播放。這個系統可說是開創了現今在世界各地電影院中所使用的立體聲音系統喲!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就算是迪士尼也陷入了經濟困境,為了降低製作成本,1941年上映的《小飛象》只用了短短的18個月時間來進行製作。儘管影片的主題略顯沉重,但故事情節還是融入了不少關於歸屬感及親子情感,這些有普世價值的元素:包括生動的火車之旅、小飛象跟媽媽之間動人的搖籃曲、會跳舞的粉紅色大象等超現實場景。

第五部動畫長片是1942年的《小鹿斑比》,原本按計劃,它應該是繼《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之後的第二部長片,但華特迪士尼先生對動物以及環境的設計不滿意,整部片的製作因此延宕。直到迪士尼請來擅長畫動物的藝術家授課,並在工作室養了兩頭鹿,讓創意人員進行接觸跟繪畫訓練,最終得以繪製出具美感又高度逼真的動畫。


 

創造魔法:在更廣闊的世界展現多樣性
Producers of Magic:Creating Diversity in Expression and a Wider World

這個時期迪士尼的藝術家們因為全球通訊的發展及美國境外各種文化的啟發,創作風格變得更加大膽、精彩且多元化,也象徵二戰後美國藝術圈的多彩多姿。

華特迪士尼先生自1930年代起,就一直計畫將路易斯.卡羅撰寫的童書《愛麗絲夢遊仙境》拍成動畫長片。他在默片時代就參與過《愛麗絲喜劇系列》的短片製作。1951年《愛麗絲夢遊仙境》色調從頭到尾都以色彩繽紛的樣貌來呈現,比如瘋帽客的茶會啦,柴郡貓的現身等經典奇幻場景。

現場的層疊佈景,以及若隱若現的柴郡貓

1955年《小姐與流氓》是首部以寛螢幕電影鏡頭拍攝的動畫片。這種鏡頭拍出來的作品,能讓電影院不需要特殊放映機也能用 2.55:1 的寛螢幕播放。這部片的製作時間自1930年末開拍,前後共耗費超過15年才完成。
大家最有印象的就是二隻狗狗主角吃義大利麵的經典場景,原來他們才是至今還在玩的曖昧遊戲始祖呢~

1959年,跳到第16部動畫長片的《睡美人》,是以夏爾.佩羅所著的童話,同時也是柴可夫斯基的同名芭蕾舞劇作為靈感來源。拍攝過程運用了全新寛銀幕攝影機,當時包括迪士尼在內的一些製片廠,將這種攝影機作為寛螢幕電影鏡頭的替代品。全片用了超過300名藝術家跟技術人員,花費六年才完成。

1961年,改編自多迪史密斯同名著作的《101忠狗》,象徵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風格的轉捩點,因為這是首部以當代為背景製作的迪士尼動畫片,也是首部用「全錄複印技術」(就是將動畫師繪製的線稿直接轉印至賽璐璐膠片上)的動畫長片,在此之前,這道工序都要用手工完成。所以你可以看到大量大麥町狗狗同時出現的場景~

這是展場少數可以拍攝的分鏡表


《森林王子》是改編自英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魯德亞德.吉卜林於1894年出版的故事集,也是華特迪士尼先生監製的最後一部動畫片,影片在1967年,也就是他逝世後一年才上映。這部片配音員的個性和個人習慣、行為特徵,直接被納入了動畫師的設計稿中,影響了片中的角色設計,讓觀眾在觀看時甚至能辨識出熟悉的演員呢!


 

新的視野:數位科技及音樂之海
Towards New Dimensions:Digital Advances, Musical Seas

1990年代席捲而來的數位革命,為不斷尋求創新手法的藝術家們提供了新的靈感,他們得以運用有別以往的方式來表達自我。電腦繪圖技術也隨著不斷演進,最終成為製作動畫的主要工具。這時期頂尖的百老匯作曲家亦開始參與迪士尼動畫片,建立起類似音樂故事的新類型。

1989的《小美人魚》代表了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新時代開始!用全新視角詮釋安徒生創作的著名童話。本片大部份的情節都發生在海底或海邊,所以特別使用了多項殊技術來展現大海的不同樣貌,像是海平面、海浪及波光粼粼的海水等。

展場用了燈光投影來展現,讓參觀者可以想像自己也跟小美人魚一樣生活在海底~

《Under the Sea》一曲還榮獲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華特迪士尼先生在世時,一直想把珍妮瑪麗.勒普蘭斯.德博蒙撰寫的同名故事改編成動畫。直到1991年《美女與野獸》順利上映,並成為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動畫片。

電腦繪製的舞會場景

首次用全數位科技製作的貝兒跟野獸在城堡大廳共舞片段,讓創作人員在操控攝影機時有更大的自由空間及靈活度,以打造出兼具逼真景深與美感的場景。
城堡大廳共舞

1994年的《獅子王》可以說是身為貓奴的Linda的最愛,誰叫獅子就是大~貓~咪~

真獅版有夠可愛的啦!

萌爆!

製作團隊這回特地遠赴非洲勘查,透過動畫師對野生動物的行為特徵進行仔細觀察,及藝術家對熱帶草原的實地寫生素描,才能打造出這部極品。其中一幕牛羚蜂擁逃竄的壯觀場景,是運用了最新的電腦科技,將手繪的牛羚轉化成數千頭電腦生成的牛羚群,雖然這段畫面在銀幕上只出現約二分半鐘,卻耗費了近18個月才製作完成。記得嗎?18個月《小飛象》整部片都製作完成了啊!
這部分同樣圖片畫面禁止拍攝,只能讓大家看文字說明;還有很帥的獅子王雕塑亦同

1995年《風中奇緣》是首部以17世紀真實歷史人物為女主角的迪士尼動畫片,也同時探討了種族及歷史等各種艱深主題,拍攝團隊在拍攝期間採訪原住民及歷史學攷,務求詳盡地考察相關史實。

水彩畫

1998年的《花木蘭》是首部以中國為背景的迪士尼動畫片。想當然耳,為了籌拍本片,製作團隊這次去了中國,在三個星期的期間進行大量記錄、觀察和素描,電影的背景設計及作曲均以傳統中國水墨為靈感,打造出簡約之美。

1999年《泰山》的角色是用傳統手繪方式完成,但製作過程中採用景深效果的新型電腦動畫技術,為背景增添空間感,展現原始叢林的真實深度。

景深效果


 

凝聚人心:社會多樣性—對全球未來的啟發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Social Diversity, Messages for our Global Future

一路從動畫工作室起點走到這裡,動畫片的製作已從傳統手繪變為電腦繪圖。但世界仍不斷改變著,藝術家們亦渴望能夠持續完善他們的創作,這份堅持體現在對自然及對動物的生動描繪,以及迪士尼角色個性的情感表達中,隨著迪士尼動物片日益往更寫實的題材推進,透過電影試圖傳達強烈訊息、闡述美好理想,包括建立多元價值、尊重自然環境等,引領觀眾一起邁向新的未來時代~

這個區塊的動畫Linda大多都沒有看過,這邊就條列並附上主視覺圖片囉~
2010《魔髮奇緣》:base on 格林童話的《長髮姑娘》改編。

2012《無敵破壞王》及2018《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從現實及虛擬世界汲取靈感,並囊括經典8位元及精緻的現代遊戲畫面。

2013《冰雪奇緣》及2019《冰雪奇緣2》:造成全球轟動,並於2014年為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拿下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片!

啊這部看過,但最愛是雪寶 XD

2014《大英雄天團》:靈感來自漫威同名漫畫。

2016《動物方城市》:以動物為視角,探討現代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2016同年《海洋奇緣》

2021《魔法滿屋》:同樣造成全球轟動,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2021同年《尋龍使者:拉雅》:製作是在該死的武漢肺炎期間,製作團隊們只能各自在家中進行,利用許多新軟體、宅配各式器材設備、重新設計可行的工作進度表,並克服眾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得以完成這部電影的拍攝。

最後一站是預定今年年末壓軸登場的新動畫片《星願 Wish》主視覺及預告片首度公開!
是一部發生在魔法王國羅薩斯的音樂喜劇電影,王國中充滿機智並擁有理想抱負的亞莎向天空許下了願望,並得到一顆擁有宇宙力量星星的回應。亞莎和星星一起對抗強大的馬尼費可國王,證明當一個勇敢之人的意志與星星的魔法相連時,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

官方預告


出口前還可以抽香港迪士尼樂園酒店住宿與門票,但Linda實在沒有興趣,就節省一些分母給大家抽啦!

出口的外面就是讓人口袋破洞的展覽商店,有以經典手稿、彩稿、藝術作品精心打造的獨家限定商品。當天還遇到一個不認識的藝人在現場拍攝,還有許多的攝影師跟記者。(後來男友查了是周曉涵)

Linda也不可免俗的敗了下去:獅子王原畫的杯墊和無框畫~
   

滿額還得到贈品:小飛象原稿海報及101忠狗書籤

大家有沒發現其實還少了許多片啊?比如說《仙履奇緣》、《小飛俠》、《小熊維尼》、《阿拉丁》、《鐘樓怪人》、《星際寶貝》等片呢?因為迪士尼的動畫片實在太多啦,這次展覽只挑出一小部份,就算是這小部份,也讓Linda寫到欲罷不能,謝謝大家耐心的一起見證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一個世紀以來的非凡成就!

哦對了,上述所有影片,在影音串流平台Disney+統統有,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起乃!
經過這次展覽的洗禮,沒看過的動畫也點名了幾部,後續看完再來跟大家分享心得~

最後以華特迪士尼先生的名言:「動畫可以實現人們的所有夢想。」
(Animation can explain whatever the mind of man can conceive.)
獻給大家~


 

 

圖片來源:
除了自己展場拍攝,主要來自Disney+,迪士尼官方電影宣傳海報。
僅以圖片協助表現文字,非商業用途使用。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3.06.21(三)~2023.10.11(三)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 一展廳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展覽時間:10:00~18:00 (17:30停止售票及入場)
主辦單位:Walt Disney Animation Research Library、聯合數位文創
協辦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官方網站
官方粉專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